唐鳳部長二次 Podcast
2024-03-21

EP233|備受爭議的數位部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FT. 唐鳳EP233 影片EP233 影片字幕

  • 該部門強調持續改進和與公眾合作的必要性。
  • 該部門與公眾合作,收集反饋並致力解決公眾關注的問題。
  • 強調數位韌性和實施技術以增強公共服務
  • 努力減少政府服務中的摩擦並防範新興技術風險
  • 對於人工智慧冒充和相關潛在風險表示擔憂
  • 強調在面對不斷演變的技術挑戰時保持警惕和謹慎的重要性
  • 強調專注於假影片的危險性以及公眾意識的必要性。
  • 強調了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公眾意識對抗新興威脅的需求。
  • 突顯了數位部門和網路安全研究所之間的合作
  • 強調了公眾參與和支持網路安全倡議的必要性
  • 強調政府職責中自我提升和溝通的重要性
  • 提議在線廣告中實施數位簽名以防止欺詐。
  • 描述 Vision Pro 和虛擬身份創建的高級功能和能力
  • 元宇宙可以增強遠程協作和創意工作
  • 在元宇宙中,個人對個人數位和情感的控制至關重要。
  • 多元宇宙代表多樣性和包容性
  • 擁抱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和靈活的行業框架

該文討論了數位發展部門的角色和責任,著重於科技、創新和網路安全。它強調與公眾的合作,解決人工智慧風險、網路安全意識以及 Metaverse 和 Multiverse 的潛力。同時也強調了公眾參與的重要性,以及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數位發展部門的角色和責任討論 00:01 ~ 04:46

科技和創新計劃 04:46 ~ 15:11

對人工智慧和技術風險的擔憂 15:11 ~ 19:08

網路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19:08 ~ 21:20

數位部門與網路安全研究所的合作 27:59 ~ 35:17

公眾參與和支持網路安全倡議 35:23 ~ 38:33

政府的責任和溝通 38:34 ~ 47:55

Vision Pro 和虛擬身份 54:36 ~ 57:26

關於 Metaverse 潛力的討論 57:34 ~ 01:02:16

多元宇宙的概念 01:01:12 ~ 01:01:46

EP44 | 從激進市場到激勵市場【唐鳳駕到】EP44 影片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雖然我們剛剛聊得很愉快,
這個但是上了質詢臺。
我的喉嚨就不是我的。
我的舌頭也不是我的。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為民喉舌。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
大家已經說好了,
就為民喉舌。
所以我講出來的話
也都是我們不是亂講。
我們一定是透過某些機制
蒐集到了民眾的想法。
所以我們這樣講那。
所以同時部會或者是我們的政府
也不能覺得自己就是完美的。
如果你是完美的,
我們幹嘛選舉呢。
我們幹嘛要有這個民意的監督呢,
我們就回到清朝就好啦,
因為他是完美的啊,
對吧,
所以一定會有可以進步的地方。
所以我們就留了這一題。
就說請寶博和部長各自提出意見。
我們也只有一件而已。
不要。
不要求太多。
說一部最應該做,
但還沒做的事。
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怎麼做。
所以這也是屬於我們。
寶博,
朋友,
做的一部分。
邀請到部長來談。
哇,
太棒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
我覺得就是順序上面在
質詢之後來錄這一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科技,
創新,
娛樂,
各種新奇,
有趣都在寶博。
朋友說嘿,
你聽寶博?
朋友說了嗎?
哈囉,
歡迎來到寶博。
朋友說我是葛如鈞寶博士。
大家有聽出我的聲音有點顫抖嗎,
因為今天的來賓腦波有點強因應
寶博科技立委的新身分節目上近期
開始也會有一些公民議題的討論。
如果希望可以讓科技和我們的
民主社會有更多對話和連結的話,
一定要持續關注各位企劃粉絲。
如果有任何想法和回饋也歡迎
留言讓我們知道今天我們,
這位來賓,
雖然說現在讓我非常的顫抖,
很緊張,
但其實前幾集不只是
曾經在節目上被 cue 到,
而且其實我們也跟他一起錄過音,
但是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
在等待著他今天總算再次
邀請到本人親臨現場。
馬上就來歡迎今天的大來賓。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是 很高興來這邊。
我們 2020 年的時候我還是政委,
今天就是部長。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啊,
今天真的很開心。
我們其實之前好像是在行政院
的政務委員辦公室曾經有錄過。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音,
沒錯那。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一次。
你好像還剛開始玩了一段時間 VR
然後也有很多新的想法在政務委員的
辦公室裡面持續的跟公民社群協作。
現在換了一個地方。
我相信也是持續跟公民社群協作。
我們,
不管誰來,
不管你,
未來有什麼樣的持續
的角色還是新的角色,
我們都還是要照樣來起底一下。
唐鳳現在也有人說
他是天才部長 1981 年。
我們其實是同年,
你知道嗎?
你本來知道嗎?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們那時候,
2014 年,
在虛擬世界的我們跟
那個十二指等事無關。
的時候介紹的時候就有講。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就發現了。
好啦,
1981 年 4 月生。
我就不要講他幾號,
怕大家就查他的星座。
出身臺灣,
臺北市的自由軟體城市
設計師以及現任的政治
人物我們錄音的時候是現任。
你們怎麼都沒有聽出這個幽默。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的部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啦,
好啦。
是出身臺灣,
臺北市的自由軟體設計師以及
政治人物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兼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的董事長。
所以我質詢的時候資通有關的問題,
你要上臺也是非常正常。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而且這些都是資安匯報的成員。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成任政務委員是世界上
第一個公開出櫃的部長級
以上的跨性別政治人物。
後面我就講比較快啦,
讓你自己補充 2012 年參與創辦 GDP.
臨時政府 14 到 15 年之間。
我們好像其實一起在
這個時間擔任行政院。
虛擬世界法規調試計畫。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錯,
那時候你拿了一堆卡布。
我們給事務官這個。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體驗簡易的 VR 眼鏡,
啦一起讓事務官第一
次進入虛擬世界。
那,
那個時候,
你好像也做了這個臺灣平臺的協作。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就處理,
像 Uber 等等,
這些事情。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那擔任了很多,
很多。
這個真的有點長了待會有
這個時間你可以補充一下?
那 2016 年的時候呢被
當時的行政院院長林全,
聘用為行政院的政務委員
做很多的數位經濟啊,
開放政府的發展。
那 2022 年,
哇,
驚天動地的時刻,
8 月 5 號,
行政院宣布任命唐鳳為
數位發展部的首任部長。
啊,
很長。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辛苦,
辛苦,
委員。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已經大概這個快速演算
縮減了大概三分之二。
都先移除。
但是是不是有哪些
地方你覺得很重要?
我沒有說到。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想蠻重要的一點就是
我即使是加入了那個之後,
其實我在 GitHub 上面還是很活躍。
所以並不是說我換一個身分,
我就不貢獻到公民社群了,
我還是公民社群的一部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啦,
這一點。
我們還是要 Give me five,
因為我反而加入了這個立院區塊鏈
立院鏈以後我反而 GitHub 更活躍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是是,
我也有送 Pull request.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 之前都偷懶那因為進來以後
我就開始做一些開放開源的
for 未來有更多阿宅立委進來
的時候他不用就是從零開始。
所以做一些網站的計畫
然後組織稿的專案,
然後我們現在組織稿 AI 功能。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啊,
我還有收到網友說那個,
請問這個葛委員在
threads 上說的 PR,
approve PR。
是什麼意思?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啦。
所以我們一起都在跟
這個社會一起成長,
交流那。
所以我也期待自己成為這個
開發者兼 policy making 的公僕,
就是所謂的政策制定,
協作,
監督者,
但同時也希望自己持續是一個
開發者那我們現在就來讓數
位發展部的這個算是創部部長
當然是行政院院長任命 Smith-
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數位發展部。
其實大家現在印象很深,
因為數位跟科技真的
離我們生活很近。
那也非常多的期待啦,
但其實也才創立好像一年半。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其實等於一個 Startup.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啦。
有時候說一年半載就是剛好。
是一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
相信可能很多聽眾很關注,
但是不是太確定或
真正的了解在做什麼。
有時候你覺得說欸,
這怎麼怎麼沒做欸,
可能不是他負責的,
欸,
這個怎麼做得不夠好。
那個,
其實很可能他們有些
新的計畫要處理。
是不是可以先請部長跟我們簡單
介紹一下數位發展部到底在做什麼?
同時可不可以開宗明義,
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官方到底
要叫數位部還是數發部。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都可以。
我們自己是叫數位簿,
但是叫數發簿的話,
因為我們有三發嘛,
就是設發 產發,
土發。
這也是一個很好記的方法。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好 介紹一下社會發展部
在做什麼是。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記得 2020 年總統大選的時候
要成立這個中央級的二級
機關來幫忙做數位創新,
轉型跟安全。
這個是兩黨共同政見。
所以,
像韓國瑜 張善政,
這一組也提出說要有一個
專責的叫數位創新委員會。
希望說像電子簽章,
這種以前是放在經濟部那
經濟部可能沒有辦法用整個部的力量
去推動所有別的部去做電子文件,
電子簽章。
那也有很多別的。
在當時他們舉了很多例子,
像這個金融或者其他
部分要導入這些智慧科技
的時候都不會是每一個部長,
他最重要的那件事。
所以他們覺得需要一個新
的二級機關那當時蔡英文
總統連任證件也是要成立這個。
所以我想在一開始大家
數位發展部有發展這個字其實
是希望我們推動像電子
現場法這樣子的一些創新的方案。
但是到實際,
在籌備的時候就發生烏克蘭的事情。
那這個時候大家就
發現說原來這些阿宅
其實在這種時候也是很有用,
不管是透過比特幣來幫助這個
烏克蘭或者是說透過 IPFS,
Web3 的科技來幫助他們備份等等。
所以就是這種叫韌性
受到打擊之後快速恢復這
件事情好像數位也很有用。
所以我們底下的兩個屬資通安全,
屬負責韌性資安的部分,
我們的數位產業屬
來負責創新的部分,
這兩個再加上數位發展部本身去做
像平環或者是像 WiFi6E 的開放或者。
是發六千種公共服務等等。
那就是設發 產,
發 突,
發加在一起,
變成我們的數位部。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這個我覺得大家聽完
以後應該會開始有一點了解。
但是對於工程師來講真正
了解一個平臺或解決方案,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
tutorial 或 example,
看範例。
所以我想是大家也會想要知道那
有沒有什麼樣的例子是你們做過的
那這個這一段看起來就會有一點像
是要讓你們介紹你們的豐功偉業。
但我覺得會有點不太公平。
不是不太公平,
怕大家覺得是像政令宣導。
所以我先講我的版本。
其實也是講好話,
但我先講就是說第一
大家可能一開始會有點期待,
因為本來就不會有完美的政府。
如果有完美的政府,
那我們就不用選舉了。
政府本來就是可以一直 improve.
所以大家一定會覺得
這裡怎麼樣 那裡怎麼樣
大家一起來進步嘛。
所以我們一直都會有人
講說你要來監督啊,
要怎麼樣。
所以別人每次都問
我說你這個當選以後,
現在已經是進去了也開始工作了。
大家就說 你這個數位部怎麼樣,
怎樣。
我都說 第一唐鳳也是開發者,
我也是開發者,
我們都是網友,
鄉民。
所以呢我們過去也都是好朋友
大家所有的開發者都是好朋友。
我感覺數位部有心,
也有一些預算。
雖然跟其他很多超大型專案比起來,
這個預算也不能說超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級超級多。
我們倒數數一數二的。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 以數位在我們的
生活當中的廣度來講,
我必須要說啦總額也不能
說真的到爆多的程度,
但是有時候會不小心,
會讓民眾有點誤,
會說他覺得好像沒有
什麼有感的東西,
但是我都會幫你解釋我都怎麼解釋。
我說第一,
疫情的時候你們有做一些快速的專案
去幫助這個社會去回應 COVID 19,
我真的有這樣講都
可以去聽我的錄音。
第二,
我很認同你們的一個長期的
那個是快速的我很認同你們
一個長期的邏輯就是數位韌性
也就是說在這個很多變的時代,
不管我們的敵人是 AI 還是到底是
踩在虛擬世界的還是踩在實體
世界的還是什麼樣有智慧沒智慧的
其實我們這個時代的變化很快臺灣
可能會面臨到的變動也很難預測。
所以我覺得如何讓臺灣變成是
一個更有韌性的地方讓每一個
人民的生活權益可以得到更有彈性,
更有韌性的保障。
這個我覺得你們的
那個整個方針是對的。
然後我去偷看你們的網站。
其實有一些計畫是很不能講穩定,
就是說很有自己的節奏跟速度的在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們叫公共建設。
數位公共建設。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很有 vision 的在往前推展。
所以這個是我是認同的。
所以這是我的版本那當然
這個民眾可能還在一些其他地方,
比如說電子簽章,
我們各自提,
但有一些地方也不一樣。
我覺得都很好。
所以我講了我的想法。
大家也可以自己研究。
但我也想聽,
聽看你的說法就是說能不能。
舉個例子是假設。
大家來問你。
我常常說阿嬤來問你或者
說新任美國總統要來問你。
說蘇發布曾經做過什麼有沒有,
什麼用科技改變臺灣社會,
推動產業發展。
案例。
你會怎麼說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首先我想這些長期
的方案其實是 Vitalik.
它有一個詞,
D slash ACC 就是防衛性,
加速技術。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有。
我們有一集專門討論
這個以太坊創辦人之一,
Vitalik,
提過的跟科技加速有關的一些論點。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 那我們在做的任性的工作其實
就是這種防衛性的技術的加速。
我舉例喔,
像之前臺灣跟媽祖中間的海藍,
曾經這兩條在一個星期之內
就連續被一艘漁船跟一艘火船,
都是五星期的隔斷。
他們都說他們不小心下錨,
不小心繼續移動,
但是就是也太不小心了。
所以像這種灰色地帶的狀況,
我們,
如果是說我們就一直派船去巡邏,
去防守那些海嵐,
其實是投入不符成本的防禦的
工作一個就是防衛加速的這種
技術的意思就是我們就要付出固定
的成本那人家就算切斷了海纜。
我們還有圍破就算圍破。
人家破壞掉。
我們還有衛星,
低軌衛星,
如果暫時收不到還有現在
已經中軌衛星已經收得到
低軌衛星應該很快就收得到了。
所以就是說這種多重的互相備,
援的,
這種韌性或者是說像有的時候
發生火災或者一些地震,
颱風,
那這些消防弟兄姐妹要進去的時候
他如果附近基地臺剛好就是受災的,
那他不管本來 SIM 卡是什麼,
他可以透過災難漫遊去
用三大電信的這個方案,
那所有這些大概都是在確保說發生
緊急事件的時候我們整個通訊是
非常順暢的那這件事情我想是我們
在最近一年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那也有一些成果那有一。
些朋友會覺得說我們發六千嘛,
發六千應該要用多少委員有領過嗎?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好像有。
他是自己會進來,
還是我要按按鈕?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
如果我們已經有你的帳號,
你已經在領政府補助。
可能沒有啦的話,
可能會自己會,
但是大部分人是到線上填銀行帳號。
對,
那有人去 ATM 提六千現款。
那有些人,
他甚至沒有銀行帳號。
他去郵局拿我知道。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你們好像有做一個平臺。
我要輸入一些資料。
我可能有按過或是我
太太有幫我按過。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
但是因為就是我們設計
到就是非常無障礙,
非常順,
所以其實通常領的人
不會記得用過那個平臺。
所以就是說他把痛感最小化。
這是類似我們在以前規劃報稅軟體。
那個感覺就沒有人喜歡報所得稅嘛。
所以你就是把那個秒數縮到最小那。
但是結果就是什麼,
因為沒有痛感,
所以也就比較無感,
就是沒有發生這個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如果所有的政府的服務
像以前要申請什麼良民證啊,
什麼紀錄,
你還要跑警察局等等。
但現在在 MyData 裡面
按兩個鍵就寄到你家了,
那可能大家都不會去特別看說喔,
MODA,
數位部,
做了這個,
做了那個,
做那個。
但是目的就是要讓所有的政府
的服務變得非常的沒有痛感了。
大概是這樣。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好吧。
所以我,
如果有時候講說有心,
但是民眾有時候無感,
欸,
還不是在罵你們了嗎?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啊,
無感。
是一種政績啊。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就是說真的好用無縫。
或者說零摩擦或者摩擦力很小,
確實在用的時候會讓
你覺得好像他沒做什麼。
你這個舉例我可以同意
就是說 iPhone 其實就是這樣。
其實 iPhone 的設計團隊超級巨大,
然後裡面的使用者
研究團隊也超級巨大。
但是你在用的時候你只會
覺得它就是一個 iPhone.
你並不會真的去細究
為什麼它讓你離不開,
為什麼它這麼好用等等。
是這樣嗎,
對。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而且像我們在房價
上面也是這樣最近,
因為我們做專案報告。
所以我就提醒大家說是不是
已經五個月或以上沒有再
接到那種解除分期付款?
以前買個電商就會接到詐騙簡訊。
現在基本上在高
風險賣場裡面都沒有了。
可是同樣的,
就是說大家不會特別去
想沒有接到這些東西了,
因為我們有銀碼技術等等。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啦。
我其實後來有看到 1111 是 1111 嗎?
三個 1111 這個簡訊。
我覺得有一些我們好像
在質詢的這種意見,
我們就不要在這個節目上講,
我們就之後上質詢才再問。
但我也可以講,
有時候一個好意也有
可能在質詢的過程裡面,
因為不太可能很完美,
所以有可能大家會收到,
不小心某一些部會會不小心
發了一些過多的簡訊也有可能,
因為他可能有 KPI,
但我們就不提這麼多。
但我也認同確實這是一個好的指標。
只不過這指標有點尷尬。
我相信這是你的挑戰,
就是說沒事,
就是有做事。
你在 slice 上面有講。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事,
就是有做事。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那我認為這個論點其實有
它的難度是因為當你一旦有事了,
你會說沒事就是有做事。
反過來就是你一旦有事了,
比如說什麼東西沒做好,
大家就說你是不是沒?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做事。
沒錯,
確實啊。
而且,
因為就像文源講的,
像 AI 在就算是一年半以前,
深層次 AI 還不能夠把我們
兩個聲音 copy 到微妙微小。
現在可以了。
所以這種仿冒名人的以前都
不會直接連到 LINE 跟你私聊,
但現在都會去私聊。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其實我現在真的是非常擔心。
其實今天,
昨天的新聞已經有就是說
美國現在有一個案例。
是有一個不知道是爸爸,
然後就在 IG 上面 fall
in love 然後有視訊,
有聊天甚至還有通話,
然後還常常看到他的照片,
然後好像匯了很多錢給他,
但實際上他好像不知道什麼
原因就發現這個不是人。
所以從頭到尾在跟他要錢或什麼,
根本就是一個 AI 的,
一個 agent,
一個替身,
這樣子。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全自動化的那我。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其實也會很擔心說在臺灣沒事。
其實表示有事就是說因為
有一些東西就是隱於事嘛,
它就像比如說地牛要翻身。
它其實是它的地殼。
這樣子集合在一起一段
時間你其實不會看到它,
但是它一下出現,
所以就會很怕。
說其實我們在那邊
爭吵一些其他事情的時候,
但其實檯面下或者在網路的這個
茫茫茫海裡已經有很多人跳進這些
圈套或者是這些有點危險的事,
而且他那個通常都要養一段時間。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錯。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而且,
就算養一段時間,
我被騙了,
我還不會馬上發現。
所以其實是真的有點擔心。
所以我當然也是要
跟你講我們現在錄音的
時間距離前幾天發生那個。
我們放那個 AI 影片給沈
院長看的時間不是很長。
所以我想我們還是
可以講一下就是說不小心,
放了影片給他看,
然後希望能夠讓他了解
現在的技術真的是很可怕。
然後希望提醒所有
的人也包括我們自己,
所有的委員,
因為我在院內也成立什麼先進
科技交流協會其實都是一起大家,
讓大家知道說其實現在
真的比你想像中的可怕,
因為我自己生成那個影片。
我自己有點嚇一跳那,
但是好像新聞可能把
focus 放在可能院長的反應啊
什麼其實那並不是我的本意。
那也真的是希望大家早一點
的意識到這件事那其實我
感覺到政府是有反應啦。
第一,
你看你馬上這個謝謝部長就來錄音。
第二,
呢其實好像就開始
在討論打防詐專訪。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錯,
就是專門來做這種。
你,
如果以後要登廣告不只
投資廣告大概都要上數位簽章。
沒有簽的就是假的不管。
看起來再像。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
所以我們那天遇到
的時候你也跟我講說,
記者問你說怎麼看那個假影片?
你的回答就很好。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有簽的就推定是假的。
我管你是不是假的。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所以我覺得希望大家 focus
在這個事件本身的危險性。
但是我還是要提醒 AI 也
有它的產業發展的機會。
臺灣還是要把我們的思維頻寬打
得開一點就是我們如果說它很危險,
你也會想不會吧。
它應該是有機會的地方。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這個就跟以前加密科技。
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禁止,
大家用,
那就只有罪犯會用。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對 就是我們要同時
去思考很多方面。
所以,
如果大家擁有這樣的思維,
的時候大家說 嗯,
這個數位部好像沒做事欸,
大家可能就可以去理解你的說法。
叫做不會喔說不定
是沒感覺到有做事,
但他們其實做了很多事讓你沒感覺。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就沒出事是因為做了很多事
那委員剛剛講的就是因為是在
講你的質詢嘛有一個真的很好。
就是說現在其實大家並不是很 care
說這些冒充名人的到底騙了多少錢。
而是這些被冒充的
名人會非常不舒服對。
所以很多是,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讓大家知道到底
哪一個是真的這個名人的時候,
我們上網的時候都會處於
一個隨時戰戰兢兢的狀態
是人際的互信被破壞。
那那個比起金錢的損失,
我覺得更加長遠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所以我想接下來歡迎大家
持續關注我們這一次。
我們的政府跟立院的協作都希望
可以把臺灣推進到一個更好的地方。
那,
我自己也有我的挑戰。
我之前也跟你有機會討論過。
就是說,
你的挑戰是你們盡可能的
把大家使用數位的公眾服務
的所謂的摩擦力降到最低。
可是會不小心讓大家很容易
忘記或者是很容易沒有感覺。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有上過六千網站嗎?
不記得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之類的那我覺得這是你們的挑戰。
我覺得你們也不可能
一直說就這樣嘛,
那你忘記,
就算了,
那你們可能就變成要多做溝通,
多來上寶寶朋友,
說大家一起說一,
說你們做什麼讓大家持續
保持這個印象而且是留下美,
好的感受。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你的訪綱。
裡面有一題是說有沒有
什麼我們還沒做的事情?
我本來就打算回答。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這個我很期待對那。
我自己也有我的挑戰,
就是說科技,
這個角色或者這樣子的議題,
其實沒有那麼性感
然後也沒有那麼有趣。
然後,
老實說,
雖然它無所不在,
就像水跟空氣跟陽光一樣。
大家每天都用科技,
用得很開心。
可是我們一旦講說我們要科技立法,
我們電子簽章,
我們這個 AI 基本法,
民眾就覺得這什麼我要看那個什麼
漁船我要看什麼對不對我要看那個
誰又拉了誰誰又怎麼樣誰又沒有有
道對不對之類的就是我的挑戰是我,
如果要推動一些科技
的立法可能也是要合作,
因為行政院有行政院的版本,
我們有我們的版本。
可是如果大家不關注,
不關注就新聞,
媒體就不會喜歡報,
不會喜歡報,
我們就很難匯聚民意。
很難匯聚民意的時候民眾
可能突然一個關注點的轉移。
就是說我們要注重另外
一件事情可能教育,
可能什麼。
大家就要趕快處理那個可能
我們在處理的某一些科技
很重要像你講的低軌衛星,
數位韌性,
可能時間就不小心被拖得很長怎麼樣
去找到一種方法是既可以推動科技
的立法然後又能夠跟得上時代而且
還要在過程當中取得民眾的眼球,
關注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沒錯。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而且,
因為這個眼球關注,
所以媒體願意去拍攝,
去記錄,
去傳播然後讓民眾有機會
可以表達他們的聲音。
我們再收集這個聲音,
不管是反對還是支持,
再去修改我們的立法。
這真的很難。
你講一下這個有沒有
什麼方法可以改進這個狀態。
我們也協作一下。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對啊,
我想就是有新興的威脅
像剛剛講到 AI 換臉,
換聲音,
透過創新來解決這個新興的威脅。
這個是有聲量的,
這個大家會關注。
所以我們只要能夠不斷的告訴大家
接下來那個地牛快翻身了就是土壤,
液化,
潛勢區,
什麼之類的接下來會有這個威脅,
那個威脅那這樣我們就自動可以
獲得一些接下來就應該討論的事情。
其實我們就在這個
錄音室 3 月 21 號嘛,
禮拜四。
我們後天,
禮拜六,
我們送了十幾萬則簡訊給
臺灣的就是大家用 111 送的
那裡面呢願意來參加的人。
我們挑了 400 人完全是抽樣,
分層,
抽樣什麼就跟民調一樣了
那我們就是希望大家就是
透過視訊的方式討論整個半天,
6 個小時,
7 個小時就是 AI 接下來會造成什麼
危害大家想到什麼就講那有些我們
已經知道了像剛剛講到詐騙嘛介入
選舉嘛 之類那有一些可能我們
也還沒有看到的那我們就希望說
這個公民的審議能夠告訴我們,
說大家現在最關注的 AI 的
威脅是什麼這樣子我們就可以
來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
所以連這樣子的大家討論的自動收,
整或者是自動變成我們
看得到的這個 brief,
這個都是語言模型。
AI 可以做的事情。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是 這個簡訊的發送呢
應該有一個批準的流程,
因為我有時候會收到。
我有收過一些很熱心的部會。
他會突然間發一個簡訊說提醒
你隨時都會收到詐騙簡訊。
請多注意喔。
我想說我真的不想用這種讓我很讚,
讚,
叮叮的傳播方式然後來告訴
我說這個傳播方式很危險這樣。
然後我會有點搞不清楚那這
則訊息是幹嘛我們不要批評。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如果那個是警政署的,
他們四月開始就會用 111 發了,
你就不會再懷。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疑了,
好啦,
好啦。
所以,
我希望未來,
我們都一起努力啦讓民眾的信任感,
安全感提升。
這也是數位韌性的一部分啦,
沒錯。
那,
我想呢,
未來,
大家一起努力那針對資安和反詐
有時候大家的這個會有一點混淆,
就是說好像有些事情是數位部的,
有一些事情是 NCC,
所謂的通訊傳播委員會有一些東西,
比如說某一些平臺的
詐騙很可能是金管會也會關。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注沒錯。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很可能經濟部也會關注。
我們就先講好了,
因為數位平臺有時候我們
就會覺得也是傳播的一部分。
那可是有一些跟數位傳播,
比如說數位中介法。
數位中介法是你這邊還是 NCC,
NCC 嘛,
對,
就很奇怪。
數位中介法感覺就很數位啊。
為什麼不是數位部呢?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不是數位部的那一邊。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講一下
你們兩者如何分配和合作?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其實委員在質詢的時候有
端出那個資通安全匯報那
這個就是資通安全回報架構圖。
那這個架構圖裡面其實我們
可以看到大概分成左右兩
支左邊是還沒有受害人,
就是防患於未然的部分。
那個就是我們。
右邊是犯罪偵防,
就是有被害人了,
那個就內政部,
法務部,
NCC 等等。
所以其實最簡單的分法就是
這樣子我們做的事情是還沒發生。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喔,
防患於未然很容易無感的部分。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就不要發生事情。
就是我們做的,
但是一旦有明確的被害者,
那可能內容,
層面,
這部分 NCC 就要來幫忙。
那如果是像剛剛講到詐騙,
有金額的損失等等,
那如果是透過像銀行,
什麼出去,
那當然金管會就進來。
所以我們大概就是來
守護資通系統的安全,
然後不要發生犯罪。
但是一旦發生犯罪,
這個就到內政部,
法務部,
NCC,
這支。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那我問一個媒體可能沒有關注到然後
我其實之前也沒有那麼的關注到,
但是剛剛在介紹你的時候,
我才赫然發現的就是你。
現在其實是數位部部長兼國家
資通安全研究院的董事長。
這兩個應該兼董事長。
應該是近期才發生還是一開始就有。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們是 2022 年 8 月,
數位部就成立,
但是到隔年的年初才成立資安院。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那這兩件事情我們怎麼去
理解就是他怎麼樣互相幫助?
你想要為臺灣及臺灣人做的事?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我想數位部,
當然主要是政策嘛,
然後包含立法等等。
那資安院,
他其實是用勞基法,
就是他是一個叫行政法人,
就是有一點像是一家公司。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喔 OK,
他不是,
就在裡面有一些不一定
是公務員的意思嗎。
Picture of the author
唐鳳部長
但是,
因為他是行政法人,
所以當他去做資安的就是檢測
啊或者是做資安的稽核或者
是做資安的應變處理的時候,
因為他也要通過背景,
查核等等,
所以他可以用
公務員身份做這件事情那。
其實行政法人這個設計,
坦白來講,
就是為了要讓業界的一些
朋友他能夠發揮他的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