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彭金隆主委初次拜會
2024-09-13

為 Whisper 轉錄,有錯誤歡迎留言分享

原始音檔: QmcoN7kXJ1gpd273qzAiYrW3bukSXLW6XpE6eP8Uj7JyzX

本次會議記錄由金管會彭金隆主委代表,對話中可能包含:

  •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 金管會陳彥良副主委
  • 金管會證期局高晶萍副局長
  •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兼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副執行秘書林羲聖

總結

  • 臺灣在數位金融及區塊鏈領域的做法獲得國際認可
  • 未來將持續推動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 金管會將持續討論數位資產的保管方案
  • 未來穩定幣的相關政策及應用尚待明確
  • 應考慮開放比特幣ETF以促進市場多元化
  • 加強市場教育以去汙名化數位資產
  • 金融科技局的設立將有助於推動創新與發展
  • 靈活的思維與開放的市場環境對於人才招募至關重要
  • 應考慮促進與日本資本市場的合作
  • 資本市場的交流有助於吸引外資與人才
  • 穩定幣在臺灣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確
  • 需要跨部會合作以釐清數位資產的法律問題

會議中探討臺灣在數位金融及區塊鏈的獨特做法,強調與日本的交流及洗錢自律。討論數位資產保管、穩定幣潛力及市場教育,並期待金融科技局的設立能吸引人才。強調法律規範及跨部會合作的重要性。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辛苦,辛苦。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這是我們職責所在。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先感謝上個會期有跟您稍微對到一小段時間,
然後我在上上個禮拜去了日本的 WebX ,
一個算蠻大的 Web3 區塊鏈數位金融的一個活動。
日本首相岸田,有做一個視訊開場,
他們的產業大臣也有到現場來,
也跟他們在日本的一些不管是做區塊鏈,
或數位金融科技的公司有很多交流,
同時我也都釋放訊息告訴大家,
說我們臺灣的洗防自律,
加上未來的這個專法,做法其實臺灣是相對跟其他人有點不一樣,
但是目前為止是有很好的成績。
同時也釋放訊息說,我們現在的主委,還有我們的金管會,
對於未來的這些金融科技的發展,
以及可能性都有很多可能的新做法,
因為有提到一些,不管是我們之前有討論到的比特幣,
ETF 在臺灣開放讓法人等,
當然這個時程待會我們可以再聊一下。
然後還有這個您也有提到的,
銀行可以來做數位資產的保管。
我個人是非常非常感動,以及在未來可能金管會其實從之前就一直在討論,
所以我也幫忙告訴大家,臺灣是個好的地方。
這一點還是非常感謝金管會的同仁,也謝謝主委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去跟各國有一個好的 position.
沒有啦,我跟你們比起來,做的遠遠不足啦。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我們也都在起步,因為我上班以後常跟同仁講說,傳統金融是現在主流,但誰知道未來虛擬金融會不會是未來很重要的區塊?要開始讓傳統金融熟悉,甚至協助虛擬金融,我們覺得要做一個因應,先從金融業過去厲害的保管業務開始做,再來是推動 RWA。
萬一以後都會朝這個發展趨勢,那我們金融業該怎麼因應?所以請他們先做一個實驗性質的團隊,我覺得他們現在也蠻認真的在處理。畢竟傳統金融有一段發展歷史跟軌跡,但我覺得要慢慢告訴他們一些改變。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所以我其實是非常期待,
然後也還是要再次謝謝,
應該是您上來的以後,我們才看到 25 家洗防增加一家,就是虛擬通貨,富昇公司,
我相信未來可能都會有很多新的可能性,
那也看到開始有一些傳統金融業對這塊有一些興趣。
那我覺得是好事啦,
因為我這一次也剛好是有去美國做民主黨全代會的官選團,
可以感覺到美國不管是整個社會或政治的氛圍上面,
其實都會開放一個空間去討論未來可能的金融,
那像民主黨的候選人,
他可能就很明確的講美國在 AI 跟量子電腦,
這些新科技上不可以輸給其他人 。
我們講到數位金融或者是區塊鏈,
其實錢以前是拿來儲存勞動的,
有一些數位的勞動被 AI 創造出來的時候,它有可能就是用數位的方式在做交易。
當然具體怎麼樣的原因我們不知道。
就川普跑去比特幣年會發表,
搞到 Kamala Harris 也要跟 Circle 跟 Coinbase 開始對話。
然後我這次去日本,也看到他們的政府單位還是很積極的在觸碰 Web3,
我也一開始不太理解說,為什麼他們願意走的比較中立的去瞭解這個科技。
我得到的一些訊息,也跟你們報告交換一下。
日本為什麼他們這麼重視數位金融,
或是數位資產、或是 NFT 、或是虛擬世界 IP,
是因為日本的文化對於虛擬的 intangible value 他們是很習慣的,
像皮卡丘、瑪利歐這些東西。
所以他們是非常重視。
所以這些東西在未來都有可能會到區塊鏈來做一些交換。
像寶可夢的公司剛申請了 NFT 的專利,
可是 NFT 在臺灣可能有一點被汙名化等。
那日本的這個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SBI,
那他們除了本來就投了很多區塊鏈之外,
他們其實也剛成立了一個單位叫做 Digital Space,
所以他們在未來這種數位的空間包含 IP、交易、數位金融,
甚至包含穩定幣 Stablecoin,他們都會看。
我覺得臺灣看有什麼樣的機會。
我們可以有一個角色,或者可能跟各國之間有一個連結。
所以也想要趁機了解一下。
就是我們之前有提到一些交換意見的時程,
有沒有一些附案或者我們可以幫忙的地方。
比如說第一個是比特幣的 ETF,
因為我覺得社群還是很關注,
產業也很關注,也有很多企業的老闆也覺得這個世界局勢很微妙。
能不能用更多,多元的方法來分散他們的風險。
所以如果法人可以開放用比特幣 ETF 的購買,
而且都是透過金管會推薦的方式,就是複委託。
那我自己是個人,我也已經開好複委託的帳戶。
我也不會跑去用這些金管會公告疑似違法的境外平台,
那我們用了正規的方式,我們能不能去購買?
這個有沒有一個時程的規劃?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委員之前就有提到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公會研議,公會在 8 月 12 日已經有結果,原則上是開放的角度,近日就會往上呈報,結果應該是很快就會出來了。希望是越快越好,只是我們內部還在跑行政程序。也要簽風險預告書,專業投資人有一些資源限制,另外可能證券從業人員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商品,所以我們要對他們做教育訓練,才能讓客戶了解,風險預告,這整個產業才能顧到,商品也有開放到。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這個部分,如果真的有的話。
我不知道相關的處,什麼時候要成立?
那也許可以投入一些資源做市場的教育,
就是提醒民眾這是正規的,去汙名化,
然後也提醒大家不要受騙等。
黃天牧前主委,那個時候我有答應他,
假設未來金管會有開放這個業務的話,我也會做到我該做的,
就是做市場比較知識的教育,
如果我們兩邊可以一起來做怎麼樣的協作,
比如說剛剛有提到,要簽一些風險的預告書,
或者是需要法人,或者是合格投資人需要注意的事,
我們可能再來索取一些資訊,我們也幫忙宣傳,
就是說幫忙讓大家知道,金管會是很 serious,
而且很認真的在看待這件事情,
市場可能覺得你們有一個好意,
我們也覺得是好事,
不要到最後可能沒有實現,所以這個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我們之前有提到,
銀行可以存放虛擬資產的事情。
那這個我是超級期待,
因為我是 113 位委員裡面,為二有申報這個數位資產的,
那我們都知道要多元存放。
所以我也很樂意把部分,雖然我也沒有多少,
把部分的存在銀行我覺得也很好。
當然我不知道這有沒有時程,
到底一開始還是法人先行?還是怎麼樣?
這個有相關的規劃嗎?謝謝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星展有做這個,我們有請他們來分享實務的經驗,就是虛幣的保管、業務的實驗跟示範,大概就是銀行端或證券端,下禮拜一會先了解整個規劃跟狀況,大家會再討論。時程現在可能沒辦法知道,銀行可能要準備,不管他們自己的能力或其他面向,這個我們都有一直在管考他們要處理。
有關新處設立的時程,目前正在辦理當中,因為不涉及修法,所以時程可以自己掌握,目前是明年人事相關的預算已經有編列,大概會成立四個科,會把既有做金融科技跟永續金融的業務移到新的處來辦理,
那我們四個科規劃的業務內容我就不詳述,但對於新的金融科技教育、宣導等,都在他原有的業務範圍裏面,還會去辦理主題式推廣活動,包括 PoC 驗證平台工作坊,我們都在辦理當中。
因為目前人事總處的預算都核下來了,場地也有了,現在是我們辦公室的裝潢要做申裝申請,
要經過新北市政府同意,可能要到 11 月才能開工,初步他們跟我報告是希望明年一月開張,
現在辦公室有了,我們現在就是逐步招募人進來。
這個功能是我上任以後特別跟行政院長要的,
我說金管會組織法第 2 條四大功能,第一是發展、第二是監督、第三是管理,最後是檢查,
但現在我們整個組織架構看不到發展。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這個羅明才委員長期擔任召委講了很久。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像郭委員說你們要成立部,我們心裡很想,但還不敢想,
反正我們先成立一個處,這個處我們爭取到的員額只有 17 個,當然我們會用最少的人力來達成,
會把金融科技的業務移到這邊,
以及未來做很多的實驗、示範也會在這邊處理,還有未來新機會的尋找,
像剛提到的未來會不會代幣化,這些業務會跟我們以前強調的監督、管理、檢查會很不一樣。
我們想慢慢能夠做到像新加坡那樣有四大部門、兩大區塊,就是互相 balance,
一個就是監理部門,一個就是發展部門。
他發展部門把 Fintech、金融中心都放在那裡。
甚至永續金融也是放在那裡,
就是像瞭望鏡、望遠鏡的角色放在那裡。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太好了,這個我是還沒跟同仁討論,
我是很期待,因為最早是有聽說,要成立像金融科技局。
我覺得像現在這樣,也許也沒有不好。
就是說把創新科技變成一個這樣的一個單位,然後瞭望的做法,
我覺得幾個點交換一下意見,
第一,因為新加坡發展這個區塊,全世界到處去傳教。
所以在金融發展這一塊,希望多一點國際介接,
當年雖然某個部會編列了一些這種國際交流的預算,可能被大家講話,
但那是因為他數位能力可能比較強,
大家會覺得你幹嘛要實體,
可是我覺得金融科技這一塊,
臺灣在過去發展的聲音比較小,
也許有機會的話,我是不排斥讓同仁有機會多去國外,
第一是學習國外的做法,
第二是到國外去宣揚臺灣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金融科技發展的地方,
因為我們又是科技之島,
又有 Semiconductor、又有機房、又有人才等。
所以這個我覺得是可以考慮的。
另外一個是,如果這個處成立了,
因為剛剛講說希望是發展,希望是創新,
這部分的人才在招募找尋的時候,
第一可能他的思維可能要像主委一樣有彈性、開放,
第二可能市場競爭力也要顧到,
因為之前好像有一些金融科技的人才在招募的時候,
會遇到一些阻礙,比如說想要他研究虛擬貨幣,可是他又有限制,
市場上會擔心處這裡,或金管會這裡有心,
但可能因為各種條件,變成沒有辦法找到好的人,或對的人。
那這塊我們這裡能夠幫到什麼忙,也讓我們知道,我們來協助。
所以就希望在人才的找尋上,既然創新、既然想要發展,
那就希望能夠多元開放、找尋人才。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這塊也是我們要努力,現在我們公務員的職能沒有這些,外界有的話也不會來我們這邊,薪水太低,我們是大量用約聘等非正式人員,研究員的待遇和市場會有競爭。我們儘量努力,我們還是可以周爭取一些人,這是我們的困境,這是政府都會面臨的困難。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因為像當年,我之前是在學校教書,
其實學校老師的薪資就是沒有競爭力,這已經由來已久。
那教育部就用了一些怪招,
像愛因斯坦計畫、玉山學者等,
勉勉強強也算是開始在變化了,
雖然他並不是一個全面的。
我覺得我們都是為了臺灣的產業發展好,
雖然我們是在野黨,
但是如果有好的做法,
我覺得我們也會希望支持。
不然,如果你們沒有提相關的做法,
民眾有聲音,那我們也只能替他去講說你們怎麼沒開放,
就是要看我們能怎麼合作,
從兩個方向來講,既然我們有這個變動,
一開始先小心翼翼的 run,可能對你們比較好。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一個這麼好的規劃,就是好不容易要來反映組織法第二條的第一點,
結果一開始招人就遇到難題,
那他要創新也創新不了,要發展也發展不了。
那就會變成兩三年後回過頭來看,後面就很難處理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這個我們會來克服,在現有的過渡條件之下,我們是非常務實,會先從我們能做的開始做,這應該是整個政府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就是我們薪資福利彈性的問題,但我們還是試試看,
我們是監理單位,不是實作單位,假設他的理念、思維是在做制度建立的人,我們會來試試看這個部分。假設未來金管會真的因為重要性提升變成金融部,那剛講到的那些職能都會建立起來,包含特殊人才比較能用接近市場價格的方式,這個我們再來努力。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覺得雞生蛋、蛋生雞啦。
我覺得在發展創新上,一定要做到某一些亮眼的表現。
我覺得到時候變成部的時候,民眾才會支持,
不然你的監理變成部,那只是鎖得更緊。
我覺得民眾也不會想看到,產業也不會想看到。
另外也請教,金融科技或虛擬通貨這一塊,本來是規劃有局,
那現在是創新的部分變成處,
虛擬貨幣或虛擬通貨又回到證期局。
我聽到的是這樣,想確認一下是這樣嗎?
還是說還沒有決定?你們的想法是什麼?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其實我們的發展、監督、管理跟檢查,其中有一個檢查非常明確,就是檢查局做這樣的職能。現在聽到叫什麼銀行局、保險局、證券期貨局等業務局,基本上它的重點都在監督管理,而一個行業變成成熟的以後,就會進入到所謂行為管理的這樣一個區塊來。
所以這次為什麼我們在說,如果你成立了一個金融科技局,這時候通常它的角色都是偏重於怎麼進入科技這個市場的管理。比如說我們在探討這個東西的時候。在探討過程當中,那可能是這個發展處的業務,或是未來發展局,
當它一旦變成一個成熟的產業的時候,它就會移到業務局去做管理,等於說發展這件事情它永遠是動態的。
當它已經像 Vast 一樣成熟的銀行,就會著重怎麼樣讓它正常運作。
像發展一個新的東西。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像 RWA、碳權。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它很像 R&D 部門,等到你變成成熟商品,就會到生產部門去。
當時我們這樣的業務設計是在這裡,
假設 Vast 以後會變成是一個已經具有法治化的行業,
未來比較可行的做法,會回到證期局,
假設證期局下面的一個組,像投信投顧組,
那個行業就會跑到那邊去。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也不排除可能會多一個組,
或者是某個組擴大,不好說。
我想你們可能還在規劃。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因為過去我們還沒有這個組,發展創意處之前是由證期局分工,我覺得未來還是會由他們來做。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有一些想法提供參考。
我們當然樂見 VASP 變成一個產業,
它其實也已經在往正規化的方向走。
也謝謝金管會這幾年來一直都提供幫助,
也覺得有大的 Big Player 進來,
比如說金控,或者不管是透過子公司,或者用其他的方式來參與,
我覺得對臺灣是好事。
但是未來如果真的是證期局這裡在做,
那創新這裡又沒有一個明確的 VASP,
證期局這裡可能也沒有一個額外的組,
那 VASP 的中小型業者,他很可能就會變成兩不管地帶,
就變成他要創新去找創新處,去找創新處的時候,他說這個你要去找證期局。
然後他要去找證期局的時候,可能證期局的人力也不足,
當然你可以說杞人憂天,也可以說未雨綢繆,
因為可能有一些創新來自於中小企業,
希望未來這個架構,可以有一些窗口,或者溝通的機制,
去照顧到這些正在發展 VASP 的新創,或者中小型的業者。
否則到時候萬一這個產業都變成是 big player,他才比較容易跟局處溝通的話,
我覺得這樣子會有一點風險,會扼殺到臺灣在這一塊創新的可能,
我覺得臺灣人創新能力是有機會的。
不然你看臺灣囡仔跑去美國開一個 NVIDIA,
那更不用講其他很多的例子。
這一塊當然你們在規劃中,也不用一定要做 promise.
但是我提出可以有一個窗口,或是某種機制,
因為中小企業他的法遵成本,或者他的溝通成本,
他跟大的 Big Player 沒有競爭能力,
等於從第一天他就沒有空間,
那到最後會變成怎麼樣?就是這些有潛力的就跑去新加坡、杜拜。
這對臺灣來說也是損失。
但這真的是臺灣的機會,我還是要講,就是臺灣阿宅很多,數位能力很強。
然後 cryptocurrency 或者 crypto 的這些東西,
他的全名是 cryptography,就是加密、密碼學。
臺灣以前資安就很強。
雖然我是在野黨,跨黨派的我都說,
前總統蔡總統,資安即國安,這個口號喊得不錯,
讓臺灣的資安人才確實有一段發展,
在國際上打資安比賽都是很強的。
所以為什麼 Vitalik,以太坊的 founder,2016 年就來臺灣找臺灣合作對象,
因為臺灣的這塊人才,是真的不錯,
我們沒有空間,那他們就出去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Vitalik 來的時候,我們跟他吃便當,講中文以為他聽不懂,
我們不知道從加拿大來的俄國小孩會聽得懂中文。他說他很多朋友是華人,所以會一點中文。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他很厲害,他跟我錄 podcast 全用中文。
我覺得臺灣有蠻不錯的潛力,
我想你們有在關注的話,其實各國的金融業都在找下一個創新發展。
有的人是往數位,有的人是往服務,
像這個美國的 capital one 現在也是成長得很好。
所以我覺得臺灣的這一塊,應該有一些創新發展的機會。也希望持續下去。
後面幾個點就比較小了,如果還有一點時間的話,我就稍微提一下,
請教一下,RWA 我這次去日本的時候他們也很重視,
我是有聽說,臺灣在金管會這邊,如果要發展 RWA,
是比較可能往債券方向,他可能不是房子,他不是這種 real estate,
那這塊有沒有一些期程?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來幫忙?
其實我覺得 Tokenize 是很好的概念,
因為易於交換,也易於驗證。
這個金管會有沒有想法?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目前有六家對這個比較有興趣的銀行,願意投入資源來進行研究。可以拿來做代幣化的商品現在也正在分析。
其中有一塊是債券部分,因為現在債券都送集保了,所以覺得債券代幣化的那一塊,或許可以先來試做。他們都還沒有保管過或教育過虛擬資產的經驗,所以他們希望從比較好掌握的先來試做,可能也要透過申請業務示範的方式,先小規模的來實習。目前也有三家券商,銀行跟券商加起來有六家參與。前陣子我們去視察財金公司,財金公司也有來申請要加入,未來在示範的範圍內也會將財金公司的角色加進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既然講到財金公司,我想了解一下像 Stablecoin 這種穩定幣的東西,
我們現在金管會或銀行有在討論嗎?
我先跟各位分享,日本是全力投入這塊,
當然他有他的原因,因為美元跟日幣的交易兌換,
在全世界可能是名列前茅,
美元已經有 USDC 了,
可是並沒有一個合規的日元穩定幣,在 Digital Space 裡去跟他做直接的交換。
所以日本是有很明確的誘因。
他們應該有機會,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會完成,
因為牌照的制度已經出來了,
但還沒有人完整的申請完,
不過他們必然是會有的,
我覺得臺灣我還不那麼野心,期望我們馬上就有一個 NTDC ,
但是我們對穩定幣相關的業務,或者銀行存放穩定幣,
或者未來的 RWA 開放用穩定幣的交易,
這塊相關配套的機制,
希望有機會,臺灣可以早一點來討論去對接國際,
這個不知道業務是金管會這邊負責?剛提到穩定幣可能會牽涉到央行,相關的業務還是以央行為主,
我覺得未必是發行新臺幣或穩定幣,
比如說現在 USDC,美元穩定幣,或者是 USDT,或者是未來有 JPYC,就是日元穩定幣,
現在臺灣的屬性有點不明,
就是他到底是虛擬通貨?還是數位貨幣?如果他屬性不明的情況之下,
各家業者可能在做一些研發的時候,他會有點怕怕的,他不敢碰。我想確認一下這個。
剛主委提到,目前的制度都是按照國際洗錢組織的規定在做,國際洗錢組織對虛擬資產的定義包含穩定幣,但不包含央行發的 CBDC,所以國際上應該都會把穩定幣當作虛擬資產的範圍裡面。
但我覺得是兩件事,
第一個是穩定幣已經存在了,就像您講的,
洗防組織也都已經把它定性了。
但是在臺灣的應用,它到底是屬於灰色地帶?還是我們真的可以把它當錢?
我舉個例子,譬如說正莼在我們辦公室表現很好,她信奉元宇宙。
她說我想要領穩定幣當薪水,這樣在台灣可不可以?
那她的稅要怎麼繳?其實這有很多應用層面的規範,在臺灣是比較沒有人討論,
有沒有一些相關的方法,或者是框架?
我還是希望未來可以持續的有,因為各國都在建立,
另外因為一個是應用,一個是發行,
那發行可能會跟央行必然有關。
但是我覺得這兩件事情都會有一點跨部會的可能,
因為發行可能要跟央行對話,或者是跟其他單位對話。
應用的部分可能要跟財政部或其他部會,
我是希望這一塊我們可以早一點開始去了解跟研究,
不然我們可能就落後了,
因為昨天的新聞,英國已經提案要把虛擬資產變成第三類資產。
它既不是 Commodity,也不是這個 Currency.
各國都在各顯神通。
我之所以作為阿宅跳到立法院火坑,
也是因為我覺得臺灣有條件可以顯神通。
就是說我們要嘛參考 A、要嘛參考 B,
要嘛我們自己也可能有一些獨特的見地,
像我覺得我們的洗防加自律,慢慢變 VASP 公會,然後之後可能有專法,
我覺得這個就是我們的神通,因為做法跟其他人有點不一樣,
那我也希望穩定幣這一塊我們可以早一點來做。
當然這中間牽涉到一些跨局處,或者是跨單位的溝通,那我們很樂意幫忙,
因為這個也是市場,也是產業很期待的。
否則的話邁阿密市長都可以領比特幣當薪水。
因為我覺得臺灣現在有點微妙。
譬如說我是立委,我在財產申報的時候,有一個欄位叫做數位資產。
那我要申報這個東西,可是我怎麼用?
我能不能收這個東西來當作我的薪水?
我能不能政治獻金也收穩定幣?
這個在臺灣有點模糊,我是希望我們一起來努力,
把這個模糊的空間變得越來越清楚。
我覺得會讓臺灣在數位世界不管能見度也好,或是對接國際的程度會比較好。
所以有很多需要對話的地方。
但是美國就在做了,他連邁阿密市長都在領虛擬貨幣當薪水。
但是現在很有可能在台灣這都不叫錢啊。
美國有點像 note,有點像支票,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有點像證券,已經慢慢的把它弄出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們現在是沒有這個過程,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委員的話很清楚,絕對不是證券。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理解,美國當時是刻意把它用成旅行支票,這種暫時解法。
但是他們也慢慢地開始要把它定性了。
英國也在定性了,日本也在定性了。
可是在臺灣穩定幣這三個字,很像是薛丁格的貓。
它在盒子裡,沒有人敢打開,
怕一打開就死了,一打開就活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在元宇宙裡面,這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其他的幣可能波動太大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這個是 open question,
我們很樂意持續的來看怎麼協助,
如果有什麼想法,不管是我個人、或者辦公室、或者產業的協會等,都會很樂意聆聽。
也謝謝你們願意聆聽。
最後,一個小的點是額外 extra,
就是我這次去日本,我發現一個有趣的機會,可能跟各位業務有關,
台灣的股票市場交易量大家一直希望可以更活絡,
可是臺灣的資本市場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投入很多在另外一個市場,
我就不說了就是大家現在窗外看得到的,
可是目前看到的是,臺灣在科技業這一塊很有招牌,因為 TSMC,因為 NVIDIA.
那我看到日本的公司跟他的資本,其實對臺灣的人才市場、科技產業很有興趣,
那我們突然有討論到,日本的上市公司有沒有可能來臺灣發行 TDR,
然後在這個過程裡聚集的資金、資源,
因為日本的 IT 其實這不好說,
但是臺灣的軟體業,雖然不是世界頂尖,
但是我們查了一下發現,TDR 好像在之前有一些不太順,
所以有一些投鼠忌器的狀況,
就是法規上可以,但是大家不太敢申請或不太敢討論。
但因為我現在看到的是日本或其他國家,有一些不錯的
像臺積電就去美國發 ADR.
那臺灣如果促進資本市場的交流流動,
其實如果有其他的企業要來臺灣發 TDR.
我不確定目前的政策是開放、鼓勵,還是觀望?
因為他們如果來,能夠吸引資金,
甚至有可能投入一些,台日、台美或是各國人才事業資本的交流,
我覺得對臺灣也是好的,所以這塊想請教一下。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其實TDR這個部分本來就很歡迎國外公司來掛牌,委員講的日本公司有,很久以前爾必達來掛牌,可是它後來在日本下市,我記得是228那天下市,我們全部的人都來加班幫它處理,因為它下市台灣也要同步處理。之後TDR又發生一些問題,像新加坡規管非常鬆,他們即使財報是無法表示意見,但不會讓它下市,還是掛在那裡,可是在台灣只要無保留意見以外的,我們都會給它停牌。
後來比對其實各過TDR掛牌都是以主板公司的規管為主,我們那時候一開始開放就是用這個模式,可是後來發現新加坡規管太鬆,對比台灣的投資人就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其實它的資訊也是公開,只是我們規管相對嚴格,後來發生一些事件後我就有做一些管理,最後大家就覺得TDR是一個冷凍櫃,從六、七年前開始就變成冷凍櫃。
但其實我們還是非常歡迎他們來,記得日本公司除了爾必達,好像還有一間是做汽車的公司,另外交易所他們也會去招商。
TDR沒有任何法規的問題,其實我們早在民國76年就把它核定為有價證券,而且還有「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存託憑證買賣辦法」,所以沒有任何法規問題請放心。另外早上主委也有提到雙掛牌的問題,這種就是真的,還有像是台灣的ETF是世界NO.1,這個如果在日本它們應該也是愛死。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雖然我是阿宅,我是很關注虛擬世界。
但是因為我們近期也在討論臺灣產業的量體、流動性、資金,還有人才,
我覺得多一點像這種不管是雙掛牌也好,或者是這種跨國間的資源流動,
我覺得對於臺灣的人才資本市場會多一點活性,
我覺得確實是台灣這幾年來需要的,
剛好我們的產業跟我們的政府也算很幫忙。
我覺得世界各國現在對於掛了 T 開頭的東西,感覺有一點不一樣。
那也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黃金機會,
剛好有朋友覺得奇怪,好像這個 TDR 一直在冷凍櫃裡,那也許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如果是好的、是安全的、是可以保障民眾權益的,那也能夠做到活絡資本市場或人才市場。
另外最後稍微問一下,虛擬資產專法這個會期會送進立院嗎?以及專業投資人複委託投資國外虛擬ETF的部分,應該已經定案了?
Picture of the author
金管會彭金隆主委
比如說有一些日本公司有興趣,交易所或櫃買中心未來可以跟他們多接觸,其實我們都很歡迎,有一陣子TDR來掛牌都加速蠻多的,是優質的,但有一些來的就是有一些狀況。
另外虛擬資產專法明年6月才送進行政院,我們現在是處理子法,今年上半年處理洗錢防治,就是強化納管登記制,相關子法要趕快出來。市場開始秩序化,處理一下讓大家有個規矩,這也是未來我們vast專法的雛型。所以可以看一下我們登記制的子法,有些東西會成為未來管理上面的雛形,雖然那個子法著重在洗錢,但有關身分、行為、產業如何定性、這會是明年修法的重點,我們是promise明年六月底以前送進行政院。登記子法的部分,因為相關的法規要六個月訂定,所以登記子法我們跟主委報告完,大概9月底會召開公聽會,原則上明年1月1月生效,正式修法通過實施,未來純粹個人的幣商應該就要轉型了。最後有關專業投資人複委託投資國外虛擬ETF是否已經定案?現在就是在走行政流程,我們來就是朝向開放,政策確定就是現在還在行政簽核中,中間大家可能會有一些修正意見,政策是底定,只是中間流程像是通告書完不完備?教育訓練是不是這樣可行?現在是在進行收尾的動作,理論上市場沒有大風暴應該不會改變。
Picture of the author
葛如鈞委員
我覺得也不要因為大風暴就改變,
我們不是講投資它,而是科技產業市場的變化,其實還是有一個trajectory,
我覺得像美國、日本這些先進國家,
他們在這種大方向的變化上,其實是很忍得住的,
因為如果他緊張一下子就停了,等到他要再回來市場,
他馬上進入下一個循環的時候,別人都準備好了,馬上上場,
那我們可能還躲在洞裡,就會有點可惜。
我覺得過去有好多的例子都是這樣,
我覺得臺灣這一次已經在數位金融上算是忍了滿久的,
這一次是有機會要開始發車了,
雖然山路還是要小心開,但是就希望繼續開下去。
可能會有速限的限制,這個我們都理解,臺灣過去有時候會不小心煞車就給他踩下去了,我覺得就可惜了。
最後謝謝,謝謝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