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會不時檢查一下,確認錄音正常。對,沒問題,我會幫你看看。謝啦!在開始之前,我想先跟你聊聊這個故事的背景。
我叫 Ashish,在臺灣待了大約三年。我主要替美國的公共廣播做臺灣新聞報導,像 NPR 播出的節目。這個故事講的是川普總統上週宣布跟台積電達成的一項協議,也就是在美國額外投資千億美元。那消息一出後……
臺灣那邊對這個消息有點來回討論,擔心消息突然爆出,而且大家還沒弄清楚這筆協議對臺灣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很好奇各界對這筆協議以及臺灣應該如何應對有什麼看法。你能先跟我說說你第一次聽到這消息時是怎樣反應的嗎?
好,首先,美國是我們的好朋友,非常重要,也是我們的盟友,所以這點肯定是正面的。
如果有什麼能夠加強中華民國(也就是臺灣)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那真的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對臺灣、我們的人民,還有整個區域的安全都是好事。
第二點就是台積電對臺灣來說真的超級重要,說真的非常關鍵。到底有多重要呢?首先,台積電股票的交易量大約占整個股市的 40%。
也就是說,台積電在我們經濟中佔的比重相當大。它的營收幾乎可以比擬整個 GDP。我們有超多員工在台積電工作,或者在其上下游的生態系統裡打拚。這真的超級重要。而且,我們政府也是最大的
台積電股東,持股大約 6.38% 到 7% 左右,就連像貝萊德也僅有大約 5.38%。政府在台積電上投資了大約 40 年,到現在依然持有重要股份。
我們都知道台積電好比一道保護盾,幾乎是在保護著臺灣,確保臺灣在國際上對我們的盟友來說依然重要,因為我們研發了世界級的技術。作為公僕,我們都清楚這點。
我們相信台積電的策略和決策應該是對雙方都有利。不只對台積電本身,也要有利於臺灣。
我們堅定相信,畢竟台積電和臺灣合作已經超過 40 年了。我們相信這種雙贏模式會一直延續下去,對於美國或台積電,我們毫不懷疑。
不過,作為反對黨或者在議會中佔多數,我們必須確保政府能兌現承諾,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我最初聽到消息時有點懵,因為政府或台積電都沒給任何提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要做重要事情,他們有義務向投資者和公眾透露資訊。而政府也應該,
召開會議討論這種合作是否會危及我們在技術上的國家安全,或者確保不會有危害。所以一開始,我真的有點驚訝,因為我們沒看到這樣的討論。
看到魏哲家和川普直接公布消息,確實讓人意外。當然,我們也理解,這種談判通常都是偷偷摸摸進行,或者只在會議室裡進行。這點我們是能理解的。不過,之後……
我們就開始質疑並要求政府在台積電和川普宣布之前,先把整個流程公開。畢竟,之前可能是秘密進行的,但事後我們必須監督整個流程是否合法,確保有法可依。
這樣民眾、私部門和其他重要產業就能跟上流程,不會之後出現一大堆意外。因為如果一切都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台積電這次談判的決定產生了後續效應,導致其他私部門或重要公司也打算走出去,甚至把更多投資丟到美國或其他國家,而減少在臺灣的投入,那會對我們的安全和經濟造成損害。所以目前的情況,一開始就讓人有點措手不及,雖然也能理解。
其次,我們想更了解整個流程。政府的公開說明太含糊了,看不出是事前通知還是事後報告?第二階段也模糊不清,讓我們有點擔心;第三階段,就是目前的情況。
昨天,我們看到經濟部長發布的公開資訊,明確說明經濟部和整個行政團隊在宣布之前根本不知情。真的嗎?這是他們自己說的話。你可以查證一下,也可以把連結髮給我,我很感謝。你不知道?是啊,那是昨天最新消息。經濟部長說他們事前沒被告知。
所以現在這局面既令人意外,又可以理解,但又不夠清楚,有點讓人擔心。對我來說,這真的挺令人擔憂的,因為如果我們的政府本應該保護經濟和關鍵技術,不應輕易讓它們流到其他地方,哪怕是友邦,我們就應該對此有更多掌控或了解。但他們說事前一無所知,跟廣播同時才獲得消息。這真的是讓人難以置信。所以……
讓我再把重點重申一下:首先,美國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也是他們的朋友。更緊密的關係很重要;第二,台積電真的是關鍵所在,我們都很期待台積電在全球發揮它的影響力。但同時,我們必須確保這不會損害臺灣的國家安全和經濟。所以我的看法分成三步。就這樣,謝謝。這回答了我連續想問的那些問題,真心感謝。
也就是說,你剛才講了你的反應。我很好奇,你覺得協議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我聽說這會涉及在美國建五個不同的工廠,而且在生產更先進晶片上會有擴張。不過在記者會上,台積電執行長還是說最先進的研發會留在臺灣。
照我看的,川普總統的目標很明確,他希望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比例從不足 5% 提升到 40%。這個數字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大幅增長。我理解他的想法,也很尊重,畢竟他想讓美國再度偉大,對吧?
不過同時,我們必須確保臺灣還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保障我們的安全。所以,我們尊重川普設定的目標,但我們要依賴台積電和政府的決策,畢竟政府是台積電最大單一股東。所以我們知道,現在的情況是台積電已經做出某種……
怎麼說呢…… 好,讓我解釋一下。一開始在白宮的新聞稿裡,魏哲家明確表示,我們將有不少工廠遷移到美國,包括豐壯這個部分。讓我查一下,是合作主持人,對吧?你懂的,對我來說,豐壯這個概念有點太先進了。對,我懂。就像…… 這跟什麼有關?
是關於組裝還是不是組裝呢?不是組裝,是封裝。對,是那種高端封裝。所以不只是製造,還涉及封裝技術。而且還有個研究中心。再來,製造技術不是三奈米,而是二奈米,還有 A16 技術,就是 1.6 奈米的製程。這些都是台積電目前擁有的最頂尖技術。在白宮那次發布會上,魏哲家就明確說了這些。
這個 1 億美元的項目會包含三條製造線、兩座封裝廠和一個研究中心。他引用了魏哲家的原話,接著說美國的台積電工廠可以獨立運作,不需要一直跟臺灣掛勾。也就是說,美國那邊會有自己的節奏,自成一格,持續發展。
我們可以把原文發給你,但你看看公告就知道了。這意思是他想傳達川普那種‘美國製造’的意圖,就是完全在美國生產,不受臺灣牽制。但是在魏哲家回臺灣後,和賴總統的記者會上,情況又變得有點模糊,因為他們又說關鍵技術會留在臺灣,還得靠我們。
別擔心。從我這邊來看,我理解也尊重台積電,他們有自己的壓力和策略,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表達不同立場。但身為公務人員,我們還是不清楚:美國那邊生產的晶片是否還會依賴臺灣?或者關鍵技術會不會長期留在臺灣,遵守我們政府的規定?比如,一兩三年後,是否會逐漸轉移到美國或其他國家。目前都不明朗。
所以,說到底,如果這部分不夠明確,我們就無法保證我們的…… 怎麼說呢?『矽盾』。對,就是這層保護盾。要確保臺灣的重要性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國際局勢中不會下降,也不能因為台積電的投資案而被削弱。因為這不僅僅攸關台積電一家,而是牽連到我們的股市、人才、技術,以及整個由台積電帶動的生態系統。但目前這一切都很模糊。
這說得很有道理,謝謝你這麼具體的回答。這對理解那些新聞發布時引起的疑慮和模糊之處非常有幫助。
甚至前幾個月,人們聽到現任總統說臺灣『偷走』美國工作時,你覺得臺灣該怎麼在跟新政府談判的同時,平衡自己的經濟和安全需求呢?謝謝,這真是一個好問題。
首先,臺灣有很多人是川普的粉絲,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談判高手,也很厲害。很多人都說,不要太當真他的話,重點應該在他做了什麼。
畢竟,在談判過程中,說出來的話不一定等同於實際行動。對於川普,我們是既不該忽略他的話,也不該只盯著他的言辭看,那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比如看看他現在美國和法國、墨西哥、加拿大的關係,他說得很多,但重點是他的行動。
每次聽到川普講,或者當時他剛當選時,他都說臺灣在他上任前『偷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對吧?
我常跟朋友們說,不要太在意『偷』這個詞。在西方,這個詞其實沒那麼嚴肅,它只是描述了一種把東西從我這裡拿走的情況。就像史蒂夫・賈伯斯說過,優秀的藝術家會模仿,偉大的藝術家會『偷來的』。所以『偷』有時就是形容你做得特別棒。
當時,川普說臺灣做得太好了,從美國『偷走』了半導體產業,所以這可以理解,因為我們的表現太棒了。之後台積電宣布投資千億美元,你會發現川普用其他相似的詞彙來表達,沒有再說『偷』,而是給出讚美,比如說,他們真的很厲害,世界頂尖。
我覺得單單說話並不是關鍵,重點在於接下來會採取什麼行動。現在我們很明確,川普希望通過和臺灣那邊的信任夥伴合作,幫助美國製造業成長,讓美國重回榮耀。而川普與臺灣的關係,比起與美國本身來說,更具有影響力,這在那次宣布中都有提到。所以,我認為沒必要過度驚慌。如果美國持續努力,不僅讓自己經濟好轉,也有助於全球經濟,而臺灣政府也盡職守護臺灣的利益,那一切都會好起來。
目前我們比較擔心的是,臺灣政府這邊感覺有點拖拉,沒給民眾一個明確的方向。這正是我們最擔心的。
我覺得『矽盾』這個概念我們說得太多,有時候也期待過頭了。其實在臺灣,我們經濟是多元的。
我們有人工智慧、軟體、網路安全,臺灣有一支超強的隊伍。我們有積極的區塊鏈新創公司,有電腦視覺團隊、蘋果的研發團隊,還有 Meta 那邊頂尖的演算法團隊。所以說,我們其實有好多『防線』。
只是『矽盾』這個名氣最大。不過其他的也都需要政府重視,而不能只顧著把矽盾擺在最前面,結果一開始就受損。
可以說,矽盾只是象徵整個臺灣半導體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它對我們真的很重要。如果台積電太早或太多把技術帶到其他地方,甚至連我們的盟友也不例外,那肯定會影響到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
如果政府在這種合作中能保持非常密切的聯繫並積極參與,那還好。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的私營部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投資和持股,他們在跟其他國家做生意、做決策時,卻沒有和政府協商或達成共識。這樣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因為可能會引導其他公司也跟進,最終削弱我們的矽盾。
如果一切都依法辦理,畢竟我們有國家安全法,有法律防止關鍵技術輕易流出,那就不成問題。但如果政府和私部門不按規矩來,就會出事。
對美國而言,他們無需提醒你違反了國內規矩,因為他們得先顧自己國民。所以我們的政府必須換個思路。我們的民眾和私部門必須成長、活下去並遵守規則。要是他們是臺灣上市公司,就應該召開會議,遵循臺灣的規定,對投資者負責。
總之,矽盾這個概念牽扯的不僅僅是台積電。如果我們能夠妥善、明確地處理,即使台積電的業務遍及全球,比如進入歐洲或者日本,也都還好。
現在的問題在於,臺灣和台積電、台積電和美國,以及臺灣政府和美國之間的溝通都不夠清楚。
對,這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我最後想問,上一週的記者會上,魏哲家和賴總統都說這決定基本上是台積電的商業決定,是因應美國客戶需求上升,而不是美國政府施壓。我想問你,這種說法你覺得有沒有道理?
真相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比如魏哲家、提姆・庫克,或者台積電的大客戶。事情是這樣的,魏哲家……
他必須讓股東和投資人繼續信任這家公司,所以他不得不說些話。再者,一件事情不應只有單一個解釋。
不該只有一個聲音。目前的情況是,當魏哲家在美國時,他說很多事情會搬到美國,會獨立運作;但當他回到臺灣時,他、賴總統和我們政府又說同樣的話。
他們都說會很安全,別擔心。但如果政府沒有任何正式文件或分析報告支持,這樣說就不太可靠。畢竟魏哲家只是私人公司的老闆。
他必須說點什麼,而且要用特定的方式。但我們政府有責任把真相告訴民眾,比如國家安全部門應該……
探討這種讓步會不會影響國家安全,然後做份報告。經濟部也必須說清楚,私部門把關鍵技術移到別地區的流程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目前面臨的風險是什麼?下一步又該怎麼做?賴總統應該把整個策略公開,但現在卻沒有。所以……
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覺得你基本上回答到了。就是說,你講到了資訊不夠透明,以及協議對外說明不清。我也理解,幕後想法很難完全揭露。那最後一點…… 來自美國的壓力,對吧?
川普多次說,臺灣表現得很好,我們要把這帶到美國。要是你問他,是不是在推動臺灣或台積電,那他可能會認同或說點別的話,其實不重要。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政府和大多數民眾都想要就業機會,希望在國內搞個製造業方案。
所以他們用關稅或其他交易策略,來確保自己的利益。如果我們認為美國沒施壓,但這種說法來自我們的總統,那我就會相當擔心。
但你無法拿到川普那種明確的說法,比如‘是的,我在推動臺灣’或者賴總統明說‘我們受到了壓力’。我覺得他們不會說得那麼清楚。
不過,我們必須理性看待整個局勢。目前確實有來自美國、客戶、蘋果、川普那邊的壓力,但這壓力實際上不是主要問題;只是要讓臺灣這家頂尖公司向海外擴展以分散風險。
在我看來,如果政府中有人對這隱形的壓力視而不見,或者在公開場合說‘沒事’,我就會非常擔心。我願意讓他這麼說,但我希望他能多召開會議,多出點報告。
然後政府要製作更多報告,把當前局勢和下一步該怎麼辦的方案告訴民眾。政府可以不斷說沒壓力,但至少得做出點實際行動。
要掌握全局,這樣情況才會好轉。現在看起來,就是這樣。所以你是在呼籲把整個談判過程公開嗎?不,不,不,當然不可能。早就說過,談判那邊不會太透明的。
重點不是聽他們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了什麼。所以就算川普沒直說他在推動臺灣或台積電,他們的行動 —— 比如關稅措施等 —— 也會對台積電或臺灣帶來壓力。
在臺灣,政府可以一直說‘沒壓力’,但同時他們應該積極召開會議,做出很多分析報告。但現在我們沒看到這種動作。
這正是我很擔心的。而且你講到的那點,我需要澄清一下,因為我們剛才討論了各種盾牌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你能簡單說明一下你認為臺灣的國家安全跟半導體以及其他產業,還有它們持續存在於臺灣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嗎?
先確認一下,我們有錄音對吧?事情是這樣的,就像一切事物一樣……
比如你現在用來錄音的這個裝置,或者我戴的手錶,你知道吧?確認我準時的那個蘋果手錶,再像我們在烏克蘭戰爭中看到的無人機。所有東西,從電視到冰箱,都離不開積體電路。
所以我們需要設計、生產半導體。尤其是現在有太空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電腦,而這些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半導體和積體電路。
可能有 60%、70%、80%,甚至 90% 的製造業和整個生態系統都是由臺灣的公司來支撐。而且有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比如生成式 AI 領域,大部分的運算倉庫都是依靠臺灣的技術。
也就是說,這個 AI 倉庫趨勢有超過 90% 是依靠臺灣公司的技術。所以這個矽盾不僅僅攸關積體電路或晶片,它代表了一整套資訊與通訊技術和半導體 IC 設計,這些都是臺灣開發的。
也可能主要靠臺灣。所以可以說,臺灣是推動世界前進的新技術發源地。
這也是為什麼印太地區,尤其是臺灣海峽,必須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果臺灣停止製造晶片,停止生產最新的,比如 2 奈米或 1.6 奈米技術,技術發展就會暫停。
這是引用別人的話,不是我在編造。所以必須確保臺灣能繼續和世界一起發展頂尖技術。這也算是一個全球共識。
讓臺灣的貿易和經濟保持安全。所以矽盾和國家安全之間的聯繫,雖然有點隱晦,但……
從某種角度看,這關係是非常直接的。比如,如果在臺灣發生什麼大事,就像川普曾說的那樣,影響會非常巨大。所以臺灣的國家安全對其他國家來說也非常重要。另外,還有一點……
因為臺灣是一個我們繼承並珍惜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地方,我們也堅決抵制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所以,臺灣的製造業生態系統比較自由,大家都信奉言論自由和民主。所以從我們這邊出產的技術是非常可信的。如果沒有臺灣,其他國家可能只能從中國大陸找到第二選擇。
這也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不只是對臺灣,對其他國家也是。所以這件事非常重要。好了,
作為反對黨,也是議會中的多數黨,我們一直強調政府不能只盯著單一產業 —— 半導體。
例如軟體、網路安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其實我之前就一直在呼籲政府多關注其他產業,因為我們其他產業也非常需要政府的扶持。不過這些年來,比如民進黨執政的這幾年,他們只專注於綠能和半導體,這遠遠不夠。
你看,如果臺灣發生什麼大事而世界卻還是運轉良好,那麼誰來掌握臺灣,或者說臺灣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是民主的,就會成為國際上各國領袖討論的重點。
這真是個精彩的採訪,謝謝你如此詳盡又深思熟慮的回覆。還有沒有什麼你覺得我們沒提到,但你也想說的?讓我想想,有沒有什麼我漏掉的?我覺得我們最近關注的議題其實都差不多。等一下,我再確認一下。非常感謝,請喝口水,喝杯好咖啡。在我走之前,幫我拍張照片,好嗎?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們完全理解這種談判結果往往會讓人猝不及防,畢竟這種事都是在暗地裡、會議室裡搞的,這我們都能理解。不過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驚訝地發現,政府竟然正式說他們對即將發生的事一無所知,這對我們的民眾來說真的不負責任。所以,這是件大事。而我們作為反對黨和議會多數,會逼政府把整個流程公開……
他們是事前就知道跟台積電開會的內容,還是事後才知道、是否有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有沒有做分析、報告,還是事後才開始處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其次,我們……
我們要表明,作為一個支持科技、支持經濟的政黨,我們會理性看待台積電赴美的問題,不會說它絕對不可行或不受歡迎,畢竟事情就是會發生。但同時,我們必須把整個流程管好,評估並管理風險。
代表我們的民眾,也代表臺灣,我們要明確表達:台積電最終可能會為了分散風險,走向全球發展。這點我們是尊重的,但重點在於節奏、速度、哪種技術,什麼時候會發生。希望台積電能聰明一點,顧及臺灣的長遠利益。畢竟,臺灣曾經幫助台積電起家,國民黨也在 40 年前幫助過台積電,而我們政府現在依然是台積電最大的單一股東,公眾對台積電也是充滿支持。所以,我真心希望台積電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最後,我要說的是,讓臺灣的產業和經濟更加多樣化,這是政府的責任。不過現在看政府,好像設了不少紅線,好像在深海中劃定界線,不鼓勵企業用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也沒有給予本土 AI 企業什麼補助或獎勵,這非常不平衡。
現在我們似乎正在失去那個矽盾,同時又在設定紅線,限制某些技術的進口。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另想辦法,去培育、鼓勵或推動本土其他領域的發展,而不只是依賴半導體。
所以在我看來,再加上我們目前連個 AI 法案都沒有,政府對 AI 採取的態度過於保守、退縮,這對國家、經濟、國家安全都不是好事。因為不久的將來,利用 AI 的國家可能會在競爭中佔據優勢,甚至影響甚至滲透。AI 對某些公司來說會變成競爭優勢。現在沒有 AI 法案,這對臺灣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所以在這次會議裡,我作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主要成員,負責推動臺灣的 AI 法案。
所以我是臺灣 AI 法案的主要提案人,跟國民黨的研究團隊一起,推動這部法案,確保它能幫助我們多元化科技產業,不僅顧到 AI 硬體,比如半導體、IC 設計,還要兼顧軟體和其他產業。政府應該在推動產業多元化上發揮作用。所以我的 AI 法案也會在這方面出力,保證如果矽盾出現裂痕,我們還有備案,讓臺灣人民能過上更安心、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外國公司或外國人,仍然會願意到臺灣來投資和做生意。非常感謝你,這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可能以後會寫一篇故事報導。
在政治這行,這些具體又生動的例子真是太有用了。謝謝你。那謝啦,我現在結束錄音,走之前幫我拍張照片,好嗎?
隨你怎麼擺,我們就看住這邊的光線怎麼照進來。對了,你要不要站過來?哦,當然可以。完美。來,一、二、三。再來一次,一、二、三。最後一次,一、二、三。
謝謝。以後再聊。哦,對,當然。好,一、二、三。再來一次,我把口罩摘下來,一、二、三。再來一次,一、二。
好,謝謝你。哦,我忘了給你我的名片,不過沒關係,我手上也沒有多的。謝啦!我們保持聯繫,因為臺灣現在狀況有點亂,大家需要多討論,多交流,各方面資訊也得多溝通。畢竟我們身為公務人員,連政府那邊的資訊都拿不到,真讓人沮喪,感覺像是被蒙在鼓裡一樣。
這真不是什麼好消息,沒人喜歡受這種突然的驚嚇。但如果驚喜過後,政府還是不出具具體資訊,讓大家看不到信心,那大家就會開始擔心,對吧?